綠色為新增 紅色為刪除
第五十五條
原條文 86/12/12 修正版本
被告、自訴人、告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或輔佐人為接受文書之送達,應將其住、居所或事務所向法院或檢察官陳明;如在法院所在地無住、居所或事務所者,應陳明以在該地有住、居所或事務所之人為送達代收人。
前項之陳明,其效力及於同地之各級法院。
送達向送達代收人為之者,視為送達於本人。
86/12/19 修正版本
說明
為強化被害人刑事訴訟之主體地位,應將犯罪被害人納入應受送達人之範圍內。
第一百條之一
原條文 86/12/12 修正版本
本章之規定,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準用之。
86/12/19 修正版本
說明
一、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之詢問筆錄,在訴訟程序中,時有被告或辯解非其真意,或辯解遭受刑求,屢遭質疑,為建立詢問筆錄之公信力,以擔保程序之合法,所以詢問過程應全程連續錄音並錄影,並應於一定期間內妥為保存,偵審機關如認為有必要時即可調取勘驗,以期發現真實,並確保自白之任意性。
二、錄音及錄影之資料由所屬機關另行保管,避免由原承辦人員保管而易發生遺失或竄改之流弊。
第一百條之二
原條文 86/12/12 修正版本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不得於夜間行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經受詢問人明示同意者。
二、於夜間經拘提或逮捕到場而查驗其人有無錯誤者。
三、經檢察官或法官許可者。
四、有急迫之情形者。
犯罪嫌疑人請求立即詢問者,應即時為之。
稱夜間者,為日出前,日沒後。
86/12/19 修正版本
說明
本條為原第一百條之一條次變更。
第一百條之三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86/12/19 修正版本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不得於夜間行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經受詢問人明示同意者。
二、於夜間經拘提或逮捕到場而查驗其人有無錯誤者。
三、經檢察官或法官許可者。
四、有急迫之情形者。
犯罪嫌疑人請求立即詢問者,應即時為之。
稱夜間者,為日出前,日沒後。
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本條為原第一百條之二條次變更。
第二百四十八條之一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86/12/19 修正版本
被害人於偵查中受訊問時,得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或社工人員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時,亦同。
說明
一、本條新增。二、刑事訴訟程多中一向忽視被害人受害後心理、生理、工作等等急待重建之特殊性,在未獲重建前便因需獨自面對被告、辯護人之攻擊,偵、審之調查等而再受傷害,因而規定一定資格或關係之人陪同,以減少二度傷害。
第四百二十條
原條文 86/12/12 修正版本
有罪之判決確定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
一、原判決所憑之證物已證明其為偽造或變造者。
二、原判決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證明其為虛偽者。
三、受有罪判決之人,已證明其係被誣告者。
四、原判決所憑之通常法院或特別法院之裁判已經確定裁判變更者。
五、參與原判決或前審判決或判決前所行調查之推事,或參與偵查或起訴之檢察官,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
六、因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及第五款情形之證明,以經判決確定,或其刑事訴訟不能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者為限,得聲請再審。
86/12/19 修正版本
說明
現行法對法官、檢察官於案件審理時,有違法失職情事,當事人可聲請再審之要件,僅規定法官、檢察官於因該案犯罪經證明者方得成立。因此即,便司法人員於案件處理時違法,得追究刑事責任之比例極微,多以行政處分代之,造成法律規定上嚴重缺失。道致受損害之當事人已遭判決確定後,冤屈毫無平反機會,對人權之侵害至鉅。為此將審理案件違法失職之法官、檢察官懲戒處分確定之情形,納入得聲請再審之要件,以符合法律維護公平正業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