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版本
綠色為新增 紅色為刪除
法律名稱
原名稱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第一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為促進投資及國際貿易,行政院得依本條例之規定,選擇適當地區,劃定範圍,設置加工出口區。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參考能源管理法第一條規定,將原條文修正列為二項規定,分別規範本條例立法目的與園區之選定及設置程序。
二、園區名稱由「加工出口區」修正為「科技產業園區」,以符合園區發展定位與產業現況。
三、立法目的改以多元、彈性之用語,以呼應當前產業政策與園區名稱調整。
四、修正條文第二條已明定本條例之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依實務及參照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園區之設置由主管機關選擇適當地區,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設置。
二、園區名稱由「加工出口區」修正為「科技產業園區」,以符合園區發展定位與產業現況。
三、立法目的改以多元、彈性之用語,以呼應當前產業政策與園區名稱調整。
四、修正條文第二條已明定本條例之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依實務及參照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園區之設置由主管機關選擇適當地區,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設置。
第二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之設置及管理,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但其他法律之規定,較本條例更有利者,適用最有利之法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依法制體例,明定本條例之主管機關。
二、依法制體例,明定本條例之主管機關。
第三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本條例所稱區內事業,指經核准在加工出口區內製造加工、組裝、研究發展、貿易、諮詢、技術服務、倉儲、運輸、裝卸、包裝、修配之事業及經經濟部核定之其他相關事業。
本條例所稱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指區內事業及其他經核准在加工出口區內設有營業或聯絡處所之事業。
本條例所稱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指區內事業及其他經核准在加工出口區內設有營業或聯絡處所之事業。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一條第二項之修正,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一條第二項之修正,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
第四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經濟部為統籌管理各加工出口區,應設置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以下簡稱管理處),除管理處所在地區外,得於其他加工出口區設置分處,隸屬於管理處。
前項管理處及分處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前項管理處及分處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二條之增訂,將第一項之「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
三、第一項、第二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前條說明二。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二條之增訂,將第一項之「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
三、第一項、第二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前條說明二。
第五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管理處掌理左列有關加工出口區之事項:
一、關於各分處之監督及指揮事項。
二、關於申請投資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之審核事項。
三、關於各項設施之籌建事項。
四、關於財務之計畫、調度及稽核事項。
五、關於業務之企劃及研究發展事項。
六、關於吸引投資及對外宣傳之籌劃事項。
七、關於保稅倉庫之設立及經營事項。
八、關於儲運單位之設立、管理及經營事項。
九、關於加工出口業務之行政管理事項。
十、關於公有財產之管理及收益事項。
十一、關於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築管理事項。
十二、關於工商登記、管理及建築之核准發證事項。
十三、關於工廠設置及勞工安全衛生檢查事項。
十四、關於工商團體業務及勞工行政事項。
十五、關於產地證明書、再出口證明核發事項。
十六、關於貨品輸出入簽證事項。
十七、關於外匯、貿易管理事項。
十八、關於防止走私措施及巡邏檢查事項。
十九、關於公共福利事項。
二十、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前項第九款至第二十款事項,於設有分處之加工出口區,得由分處掌理之。
管理處及分處業務管理規則,由經濟部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一、關於各分處之監督及指揮事項。
二、關於申請投資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之審核事項。
三、關於各項設施之籌建事項。
四、關於財務之計畫、調度及稽核事項。
五、關於業務之企劃及研究發展事項。
六、關於吸引投資及對外宣傳之籌劃事項。
七、關於保稅倉庫之設立及經營事項。
八、關於儲運單位之設立、管理及經營事項。
九、關於加工出口業務之行政管理事項。
十、關於公有財產之管理及收益事項。
十一、關於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築管理事項。
十二、關於工商登記、管理及建築之核准發證事項。
十三、關於工廠設置及勞工安全衛生檢查事項。
十四、關於工商團體業務及勞工行政事項。
十五、關於產地證明書、再出口證明核發事項。
十六、關於貨品輸出入簽證事項。
十七、關於外匯、貿易管理事項。
十八、關於防止走私措施及巡邏檢查事項。
十九、關於公共福利事項。
二十、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前項第九款至第二十款事項,於設有分處之加工出口區,得由分處掌理之。
管理處及分處業務管理規則,由經濟部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本條由原條文第四條及第五條合併修正。
二、原條文第四條第一項與原條文第五條第一項關於管理處掌理事項,整併為修正條文第一項,原條文第五條第二項及第三項,移列第二項及第三項。說明如下:
(一)第一項序文、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前條說明二;「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餘作文字修正。
(二)原條文第一項第一款,依實務需要及法制體例,移入第二項,爰予刪除;其後各款依序向前遞移。
(三)原條文第一項第十三款移列第十二款,配合勞工安全衛生法業於一百零二年七月三日修正公布名稱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爰修正文字。
(四)依現行實務,對於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九款事項,各園區設有分處時,得由該分處掌理,並受管理處之指揮監督,爰修正第二項文字。其業務管理相關規定之訂定,於第三項併予明定。
三、原條文第四條第二項,因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四條第一項已有相關規範,爰予刪除。
二、原條文第四條第一項與原條文第五條第一項關於管理處掌理事項,整併為修正條文第一項,原條文第五條第二項及第三項,移列第二項及第三項。說明如下:
(一)第一項序文、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前條說明二;「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餘作文字修正。
(二)原條文第一項第一款,依實務需要及法制體例,移入第二項,爰予刪除;其後各款依序向前遞移。
(三)原條文第一項第十三款移列第十二款,配合勞工安全衛生法業於一百零二年七月三日修正公布名稱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爰修正文字。
(四)依現行實務,對於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九款事項,各園區設有分處時,得由該分處掌理,並受管理處之指揮監督,爰修正第二項文字。其業務管理相關規定之訂定,於第三項併予明定。
三、原條文第四條第二項,因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四條第一項已有相關規範,爰予刪除。
第六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之種類,由經濟部視經濟發展政策及加工出口區之位置、面積等情形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八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之廢品下腳處理辦法,由經濟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九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之左列事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設立分支單位或派員,受管理處或分處指導、協調辦理之:
一、稅務之稽徵事項。
二、貨品輸出入之驗關及運輸途中之監督、稽查事項。
三、郵電業務事項。
四、電力、給水及其他有關公用事業之業務事項。
五、有關授信機構之業務事項。
六、有關檢疫及檢驗之業務事項。
前項分支單位,以集中管理處或分處內辦公為原則。
一、稅務之稽徵事項。
二、貨品輸出入之驗關及運輸途中之監督、稽查事項。
三、郵電業務事項。
四、電力、給水及其他有關公用事業之業務事項。
五、有關授信機構之業務事項。
六、有關檢疫及檢驗之業務事項。
前項分支單位,以集中管理處或分處內辦公為原則。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第一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餘修正文字。
二、第二項未修正。
二、第二項未修正。
第十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申請設立區內事業者,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有關資料,向管理處申請或向分處申請核轉,由管理處會同有關機關審查核定;其審查辦法,由經濟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第一項修正,申請設立區內事業者之申請書,係由管理處或分處收件後,擬具初審意見送有關機關組成之審查小組審查,並由管理處予以核定,為符實務作業,爰予修正,後段授權訂定規定移至第三項,爰予刪除。
二、就未依投資計畫完成或經營,且無意改善或變更經營者,訂定退場機制,得廢止其投資案並勒令其限期遷出園區,俾增進園區發展,爰增訂第二項。
三、原條文第一項後段修正後移列第三項。區內事業之申請設立審查及投資計畫管理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爰於本項明確授權主管機關訂定投資計畫之審查、實施、完成、延期、變更與廢止等相關業務審查管理辦法。
二、就未依投資計畫完成或經營,且無意改善或變更經營者,訂定退場機制,得廢止其投資案並勒令其限期遷出園區,俾增進園區發展,爰增訂第二項。
三、原條文第一項後段修正後移列第三項。區內事業之申請設立審查及投資計畫管理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爰於本項明確授權主管機關訂定投資計畫之審查、實施、完成、延期、變更與廢止等相關業務審查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內之土地(以下簡稱區內土地),管理處得自行或委託公民營事業開發;開發所需用地為私有者,依下列方式辦理:
一、依法徵收。
二、由土地所有權人以地上權設定方式,提供管理處開發。
管理處得與公營事業依據加工出口區設置計畫簽訂合作開發協議書,由公營事業提供土地供管理處辦理開發事宜。
前項合作開發協議書應包括開發方式、土地提供、分配、使用、出租、租金代收、稅捐、法律糾紛處理等權利義務事項。
第一項開發所需用地為公有者,由各該公有土地之管理機關逕行提供開發,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六十六條、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八十六條及各級政府財產管理法令相關規定之限制。
一、依法徵收。
二、由土地所有權人以地上權設定方式,提供管理處開發。
管理處得與公營事業依據加工出口區設置計畫簽訂合作開發協議書,由公營事業提供土地供管理處辦理開發事宜。
前項合作開發協議書應包括開發方式、土地提供、分配、使用、出租、租金代收、稅捐、法律糾紛處理等權利義務事項。
第一項開發所需用地為公有者,由各該公有土地之管理機關逕行提供開發,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六十六條、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八十六條及各級政府財產管理法令相關規定之限制。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二項均未修正。
三、第三項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修正第四款,餘作文字修正。
四、第四項未修正。
五、第五項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六、第六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第二項均未修正。
三、第三項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修正第四款,餘作文字修正。
四、第四項未修正。
五、第五項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六、第六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十二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內私有土地或建築物之轉讓對象,以在區內營業之事業為限。
前項土地或建築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管理處或分處得協議價購,不適用政府採購法之規定;所有權人拒絕參與協議或經開會未能達成協議者,得辦理徵收:
一、不供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使用。
二、使用情形不當。
三、高抬轉讓價格。
四、自行停業六個月以上或歇業。
五、因更新計畫需使用土地。
六、依第二十七條規定應遷出加工出口區。
依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築物時,對於原所有權人或占有人存於該土地或建築物內外之物資,得由管理處或分處限期令其遷移,逾期得代為移置他處存放或變賣或聲請法院拍賣;其費用及所生之損害,由原所有權人負擔;其經變賣或拍賣者,所得價款扣除費用後,如有餘款,依法處理。
依第二項第五款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築物時,對於原所有權人得優先核配建築物或提供遷廠之土地,並補償其拆遷停工之損失;其辦法,由經濟部定之。
經解散之在區內營業之事業,其餘留物資,應於一年內處理完畢;逾期者,由管理處或分處變賣或聲請法院拍賣;所得價款扣除費用後,如有餘款,依法處理。
管理處或分處協議價購、徵收或聲請法院拍賣取得之土地或建築物,土地得出租;建築物得租售予在區內營業之事業。
前項土地出租及建築物租售辦法,由經濟部定之,不受國有財產法第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六十六條、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及第八十六條規定之限制。
前項土地或建築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管理處或分處得協議價購,不適用政府採購法之規定;所有權人拒絕參與協議或經開會未能達成協議者,得辦理徵收:
一、不供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使用。
二、使用情形不當。
三、高抬轉讓價格。
四、自行停業六個月以上或歇業。
五、因更新計畫需使用土地。
六、依第二十七條規定應遷出加工出口區。
依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築物時,對於原所有權人或占有人存於該土地或建築物內外之物資,得由管理處或分處限期令其遷移,逾期得代為移置他處存放或變賣或聲請法院拍賣;其費用及所生之損害,由原所有權人負擔;其經變賣或拍賣者,所得價款扣除費用後,如有餘款,依法處理。
依第二項第五款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築物時,對於原所有權人得優先核配建築物或提供遷廠之土地,並補償其拆遷停工之損失;其辦法,由經濟部定之。
經解散之在區內營業之事業,其餘留物資,應於一年內處理完畢;逾期者,由管理處或分處變賣或聲請法院拍賣;所得價款扣除費用後,如有餘款,依法處理。
管理處或分處協議價購、徵收或聲請法院拍賣取得之土地或建築物,土地得出租;建築物得租售予在區內營業之事業。
前項土地出租及建築物租售辦法,由經濟部定之,不受國有財產法第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六十六條、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及第八十六條規定之限制。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為明確權責,酌作文字修正。
二、為明確權責,酌作文字修正。
第十三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免徵下列各款之稅捐:
一、由國外輸入自用機器、設備之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但於輸入後五年內輸往課稅區者,應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補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二、自國外輸入原料、燃料、物料、半製品、樣品、實驗用動植物及供貿易、倉儲轉運用貨品之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但其輸往課稅區時,應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補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三、取得加工出口區內新建之標準廠房或自管理處依法取得建築物之契稅。
區內事業產製之保稅產品輸往課稅區者,按出廠時形態之價值扣除附加價值後課徵關稅,並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課徵貨物稅及營業稅;其提供勞務予課稅區者,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前項附加價值之計算,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依本條規定免徵稅捐者,除進口貨品仍應辦理通關手續外,無須辦理免徵、擔保、記帳及繳納保證金。
一、由國外輸入自用機器、設備之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但於輸入後五年內輸往課稅區者,應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補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二、自國外輸入原料、燃料、物料、半製品、樣品、實驗用動植物及供貿易、倉儲轉運用貨品之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但其輸往課稅區時,應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補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三、取得加工出口區內新建之標準廠房或自管理處依法取得建築物之契稅。
區內事業產製之保稅產品輸往課稅區者,按出廠時形態之價值扣除附加價值後課徵關稅,並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課徵貨物稅及營業稅;其提供勞務予課稅區者,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前項附加價值之計算,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依本條規定免徵稅捐者,除進口貨品仍應辦理通關手續外,無須辦理免徵、擔保、記帳及繳納保證金。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十四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從事轉運業務者,得按其轉運業務收入之百分之十為營利事業所得額,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者,其在區內之分支機構不適用之。
前項事業應依所得稅法第九十八條之一規定,繳納其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但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
前二項區內事業從事轉運業務課稅之申請程序、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作業辦法,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前項事業應依所得稅法第九十八條之一規定,繳納其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但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
前二項區內事業從事轉運業務課稅之申請程序、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作業辦法,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二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三項、第四項均未修正。
二、第一項、第二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三項、第四項均未修正。
第十五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經濟部得報經行政院核准於加工出口區內,劃定保稅範圍,賦予保稅便利。
區內事業於前項保稅範圍內,得生產非保稅產品。
為確保第一項保稅便利,其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區內事業於前項保稅範圍內,得生產非保稅產品。
為確保第一項保稅便利,其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四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四、第三項未修正。
五、第五項修正第二款,說明如下:
(一)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第四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四、第三項未修正。
五、第五項修正第二款,說明如下:
(一)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十六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免稅之貨品因修理、測試、檢驗、展示、委託加工或提供勞務而須輸往課稅區者,應經管理處或分處核准,並經海關查驗,得免提供稅款擔保。但應於出區後六個月內復運回區內,並辦理結案手續;屆期未運回區內者,應向海關申報補繳稅捐。
前項輸往課稅區之貨品,因委託加工或其他特殊情形,經管理處或分處核准者,得不運回區內逕行出口或輸往保稅區,並辦理結案手續。
第一項貨品如須延長復運回區內之期限者,應於復運期限屆滿前,以書面敘明理由,檢附有關證件,向管理處或分處申請展延;展延期間,以六個月為限。
前項輸往課稅區之貨品,因委託加工或其他特殊情形,經管理處或分處核准者,得不運回區內逕行出口或輸往保稅區,並辦理結案手續。
第一項貨品如須延長復運回區內之期限者,應於復運期限屆滿前,以書面敘明理由,檢附有關證件,向管理處或分處申請展延;展延期間,以六個月為限。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三項均未修正。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第三項均未修正。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十七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課稅區廠商售與區內事業之貨品,視同外銷貨品。
前項貨品入區時,其須申請減徵、免徵或退還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或運返課稅區者,除經海關核准者外,應向海關辦理入區相關手續。
前項已申請減徵、免徵或退稅貨品運返課稅區時,應按輸往課稅區時之價格及稅率,課徵有關稅捐或補徵已減免或已退之稅捐。但機器設備入區已逾五年者,不在此限。
前項貨品入區時,其須申請減徵、免徵或退還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或運返課稅區者,除經海關核准者外,應向海關辦理入區相關手續。
前項已申請減徵、免徵或退稅貨品運返課稅區時,應按輸往課稅區時之價格及稅率,課徵有關稅捐或補徵已減免或已退之稅捐。但機器設備入區已逾五年者,不在此限。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修正序文,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修正序文,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十八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得將其貨品在加工出口區內,作有關業務之儲存、陳列、改裝、加工製造及他項處理。但應具備帳冊,分別詳細記載貨品出入數量及金額,以供管理處或分處及海關稽核。
前項貨品,得在加工出口區內無限期儲存;如有缺損,應於十五日內申述理由,報請管理處或分處會同海關及稅捐稽徵機關查驗,經查明屬實,並有正當理由者,准在帳冊內減除。
前項貨品,得在加工出口區內無限期儲存;如有缺損,應於十五日內申述理由,報請管理處或分處會同海關及稅捐稽徵機關查驗,經查明屬實,並有正當理由者,准在帳冊內減除。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十九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輸出入貨品時,應向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其屬貿易主管機關公告限制輸出入貨品項目者,應先向管理處或分處申請核准。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修正第六款,說明如下:
(一)配合修正條文第十條第二項增訂勒令遷出園區規定,及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四、第三項、第五項及第六項,均未修正。
五、第四項、第七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修正第六款,說明如下:
(一)配合修正條文第十條第二項增訂勒令遷出園區規定,及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四、第三項、第五項及第六項,均未修正。
五、第四項、第七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二十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內,除必要之管理人員、警衛人員、員工與其眷屬及在區內營業之事業值勤員工外,不得在區內居住。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應將所屬員工名冊、照片,報請管理處或分處核發出入許可證。
進出加工出口區之人員、車輛,應循管理處或分處指定之地點出入,並須接受海關及警衛人員所為必要之檢查。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應將所屬員工名冊、照片,報請管理處或分處核發出入許可證。
進出加工出口區之人員、車輛,應循管理處或分處指定之地點出入,並須接受海關及警衛人員所為必要之檢查。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園區設置之目的,在於增進國家經濟發展及提升產業創新能量,爰給予對應之低廉土地租稅鼓勵措施。然園區土地資源有限,應達發展經濟及產業創新之目的使用,始符合本條例宗旨。現行管理處或分處就園區土地之使用情形不符合本條例規範者,雖得透過終止土地租約、協議價購、徵收等方式處理,惟仍面臨實務操作上之阻礙,例如編列預算價購建物後卻無廠商進駐、訴請拆屋還地卻遭法院駁回、經法院多次拍賣後底價過低為無益拍賣等不合公共利益及經濟效益之情事。據此,凡有前條第二項第二款及第六款情形者,不僅消耗國家資源、排除有意願之廠商進駐可能、降低園區產能,並阻礙國家整體產業之進步,爰參酌產業創新條例第四十六條之一及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增訂本條強制拍賣之規定。
三、本條所定之行政管制措施雖涉及限制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所有權人處分之自由,惟管理處或分處依園區設立之目的,應爭取時效作符合產業創新、升級及發展經濟目的之使用,故由國家開發設置之園區,其進駐廠商對於園區內享有之優惠及資源應有較高之社會義務,倘其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未符合原投資計畫核准目的性之使用,自與本條例之立法宗旨相違背。爰增訂相關行政管制措施,應具有目的正當性。
四、參照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採「漸進式之多元行政管制措施」,依序包含行政指導、限期改善、罰鍰及協商等先行機制,促其儘速依法完成建築使用。為給予有前條第二項第二款「不當使用」情形之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改善其私有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未合於立法目的使用之緩衝時間,於強制拍賣前給予二年處理期限,爰為第二項規定。
五、依第二項公告於二年內完成改善使用情形不當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因經囑託該管地政機關辦理註記登記,具有公示效力,故於該二年內若發生建物所有權人變更之情事,二年期間仍應繼續進行,不因而中斷;但有不可歸責事由致遲誤之期間應予扣除,有正當理由並得請求延展期限,爰於第三項定之。
六、如建物所有權人於二年改善期限屆期,仍持續不當使用廠房及有關建築物而未改善,顯見其已無意願合於立法目的使用,爰於第四項明定處以罰鍰,以促使建物所有權人積極改善,並得通知建物所有權人於一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管理處或分處於接獲改善計畫後得通知建物所有權人進行協商。
七、建物所有權人未依第四項規定遵期提出改善計畫、屆期未與管理處或分處完成協商或有前條第二項第六款情形者,管理處或分處基於促進園區土地、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合於立法目的使用及發展國家經濟之公共利益,得決定是否啟動公開強制拍賣之程序,爰為第五項規定。又所稱有關建築物,例如辦公室、停車塔、桶槽、氣槽、配電室、倉庫、從業員工福利設施、雜物間等。另為符合依法行政原則,作成之書面處分自應明確記載將強制拍賣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爰授權訂定之子法將明定處分書應記載之事項,併予敘明。
八、有關強制拍賣囑託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各分署辦理之,其程序準用行政執行法之規定,爰於第六項定之。
九、為符合憲法保障財產權之意旨,強制拍賣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如有投標無效、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查估市價審定之合理價格等情形,不得拍定,爰為第七項規定。
十、倘有第七項不得拍定情形,管理處或分處得以同一或另定合理價格,依規定囑託重行拍賣,以利續行拍賣程序,促進園區土地、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活化利用,發揮特設園區之資源最大化,爰於第八項定之。另因本條所定之強制拍賣,並非管理處或分處以債權人之地位取得執行名義後依強制執行法進行之程序,而係依本條為特別之公開強制拍賣規定,故有關另定合理價格囑託重行拍賣,所定之價格不受強制執行法第八十條之一第一項無益執行之禁止及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準用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及第二項無益查封之禁止之限制,係屬當然,為免疑義,併予敘明。
十一、為避免應強制拍賣之廠房,因所有權之移轉、分割、合併、設定負擔或他項權利,致無法達成強制拍賣之目的,爰第九項明定去除其他權利與限制及應點交之規定。
十二、第十項明定有關前九項公告及通知事項、不可歸責事由、囑託登記之事項、查估市價審定之方法、程序、應買人之資格與應遵守取得廠房及有關建築物之使用條件、囑託及強制拍賣相關程序、與金錢債權執行程序競合及抵押權人參與分配之處理等相關事項之辦法;及依本條所為之強制拍賣,如與行政執行或強制執行之拍賣競合,例如民事法院因民事債權人聲請,實施強制執行時,發現執行標的業經行政執行署分署依本條規定查封或依本條規定執行強制拍賣時,究應如何處理,恐生爭議;另本條規定之強制拍賣,並非金錢債權之執行程序,債權人不得參與分配,惟因本條規定係採強制塗銷主義,拍定後抵押權及他項權利全部塗銷,是為貫徹賸餘主義及塗銷主義之精神,對於債權不論是否屆清償期之抵押權人,應准其參與分配,爰將抵押權人參與分配之相關事項,於第十項明定授權主管機關於辦法訂定之。
二、園區設置之目的,在於增進國家經濟發展及提升產業創新能量,爰給予對應之低廉土地租稅鼓勵措施。然園區土地資源有限,應達發展經濟及產業創新之目的使用,始符合本條例宗旨。現行管理處或分處就園區土地之使用情形不符合本條例規範者,雖得透過終止土地租約、協議價購、徵收等方式處理,惟仍面臨實務操作上之阻礙,例如編列預算價購建物後卻無廠商進駐、訴請拆屋還地卻遭法院駁回、經法院多次拍賣後底價過低為無益拍賣等不合公共利益及經濟效益之情事。據此,凡有前條第二項第二款及第六款情形者,不僅消耗國家資源、排除有意願之廠商進駐可能、降低園區產能,並阻礙國家整體產業之進步,爰參酌產業創新條例第四十六條之一及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增訂本條強制拍賣之規定。
三、本條所定之行政管制措施雖涉及限制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所有權人處分之自由,惟管理處或分處依園區設立之目的,應爭取時效作符合產業創新、升級及發展經濟目的之使用,故由國家開發設置之園區,其進駐廠商對於園區內享有之優惠及資源應有較高之社會義務,倘其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未符合原投資計畫核准目的性之使用,自與本條例之立法宗旨相違背。爰增訂相關行政管制措施,應具有目的正當性。
四、參照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採「漸進式之多元行政管制措施」,依序包含行政指導、限期改善、罰鍰及協商等先行機制,促其儘速依法完成建築使用。為給予有前條第二項第二款「不當使用」情形之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改善其私有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未合於立法目的使用之緩衝時間,於強制拍賣前給予二年處理期限,爰為第二項規定。
五、依第二項公告於二年內完成改善使用情形不當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因經囑託該管地政機關辦理註記登記,具有公示效力,故於該二年內若發生建物所有權人變更之情事,二年期間仍應繼續進行,不因而中斷;但有不可歸責事由致遲誤之期間應予扣除,有正當理由並得請求延展期限,爰於第三項定之。
六、如建物所有權人於二年改善期限屆期,仍持續不當使用廠房及有關建築物而未改善,顯見其已無意願合於立法目的使用,爰於第四項明定處以罰鍰,以促使建物所有權人積極改善,並得通知建物所有權人於一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管理處或分處於接獲改善計畫後得通知建物所有權人進行協商。
七、建物所有權人未依第四項規定遵期提出改善計畫、屆期未與管理處或分處完成協商或有前條第二項第六款情形者,管理處或分處基於促進園區土地、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合於立法目的使用及發展國家經濟之公共利益,得決定是否啟動公開強制拍賣之程序,爰為第五項規定。又所稱有關建築物,例如辦公室、停車塔、桶槽、氣槽、配電室、倉庫、從業員工福利設施、雜物間等。另為符合依法行政原則,作成之書面處分自應明確記載將強制拍賣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爰授權訂定之子法將明定處分書應記載之事項,併予敘明。
八、有關強制拍賣囑託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各分署辦理之,其程序準用行政執行法之規定,爰於第六項定之。
九、為符合憲法保障財產權之意旨,強制拍賣之廠房及有關建築物,如有投標無效、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查估市價審定之合理價格等情形,不得拍定,爰為第七項規定。
十、倘有第七項不得拍定情形,管理處或分處得以同一或另定合理價格,依規定囑託重行拍賣,以利續行拍賣程序,促進園區土地、廠房及有關建築物活化利用,發揮特設園區之資源最大化,爰於第八項定之。另因本條所定之強制拍賣,並非管理處或分處以債權人之地位取得執行名義後依強制執行法進行之程序,而係依本條為特別之公開強制拍賣規定,故有關另定合理價格囑託重行拍賣,所定之價格不受強制執行法第八十條之一第一項無益執行之禁止及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準用第五十條之一第一項及第二項無益查封之禁止之限制,係屬當然,為免疑義,併予敘明。
十一、為避免應強制拍賣之廠房,因所有權之移轉、分割、合併、設定負擔或他項權利,致無法達成強制拍賣之目的,爰第九項明定去除其他權利與限制及應點交之規定。
十二、第十項明定有關前九項公告及通知事項、不可歸責事由、囑託登記之事項、查估市價審定之方法、程序、應買人之資格與應遵守取得廠房及有關建築物之使用條件、囑託及強制拍賣相關程序、與金錢債權執行程序競合及抵押權人參與分配之處理等相關事項之辦法;及依本條所為之強制拍賣,如與行政執行或強制執行之拍賣競合,例如民事法院因民事債權人聲請,實施強制執行時,發現執行標的業經行政執行署分署依本條規定查封或依本條規定執行強制拍賣時,究應如何處理,恐生爭議;另本條規定之強制拍賣,並非金錢債權之執行程序,債權人不得參與分配,惟因本條規定係採強制塗銷主義,拍定後抵押權及他項權利全部塗銷,是為貫徹賸餘主義及塗銷主義之精神,對於債權不論是否屆清償期之抵押權人,應准其參與分配,爰將抵押權人參與分配之相關事項,於第十項明定授權主管機關於辦法訂定之。
第二十一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管理處或分處為維護加工出口區之環境衛生、安全及辦理公共設施,得向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收取管理費;為辦理第五條規定掌理之事項,得收取規費或服務費。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並應於期限內繳納。
前項收取管理費、規費、服務費之範圍及收費標準,由經濟部定之。
前項收取管理費、規費、服務費之範圍及收費標準,由經濟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將第三款之「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及第四項,均未修正。
四、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將第三款之「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及第四項,均未修正。
四、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二十二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加工出口區應設置作業基金,為左列各款之運用:
一、加工出口區之開發、擴充、改良、維護及管理。
二、加工出口區開發及相關事業之投資或貸款。
三、加工出口區開發管理相關之研究規劃、設計及宣導事項。
四、各項作業服務事項。
五、其他經行政院專案核准者。
前項作業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一、加工出口區之開發、擴充、改良、維護及管理。
二、加工出口區開發及相關事業之投資或貸款。
三、加工出口區開發管理相關之研究規劃、設計及宣導事項。
四、各項作業服務事項。
五、其他經行政院專案核准者。
前項作業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二項均未修正。
三、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第二項均未修正。
三、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二十三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不具備帳冊或為虛偽不實之記載或拒絕管理處或分處及海關之稽核者,除命其限期改正外,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屆期未改正者,得按次處罰,至其改正為止;情節重大者,並得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貨品之輸出入。
區內事業違反依第十五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有關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規定,海關得予以警告並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保稅業務之一部或全部。
區內事業違反依第十五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有關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規定,海關得予以警告並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保稅業務之一部或全部。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三、第一項之「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四、第二項未修正。
二、第一項、第三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三、第一項之「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四、第二項未修正。
第二十四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違反第二十條規定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二十五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不依第二十一條規定繳納管理費、規費或服務費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仍不繳納者,並得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貨品之輸出入。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二十六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有從事走私行為或其他違法漏稅情事者,依海關緝私條例或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處理。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二十七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有第二十二條之一至第二十六條之情事,除按各該條處罰外,並得勒令該事業限期遷出加工出口區。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二十八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管理處或分處對區內事業產品出口價格得隨時稽查。其經查獲低報出口價格者,依有關法令處罰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第三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未修正。
二、第一項、第三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未修正。
第二十九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本條例規定應處罰鍰之案件涉及刑事責任者,應分別依有關法律處罰。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參考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新增園區管理處與相關機關進行創新合作,及相關辦法。
三、園區事業與各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對於園區人才之培育,新技術之研究發展,以及技術人員與儀器設備之交流運用,應共同配合辦理,爰於第一項明定,以充分發揮產學合作之功能。
四、第二項明定產學合作應制定實施方案,技術人員與儀器設備之交流運用,應訂定辦法。
二、參考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新增園區管理處與相關機關進行創新合作,及相關辦法。
三、園區事業與各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對於園區人才之培育,新技術之研究發展,以及技術人員與儀器設備之交流運用,應共同配合辦理,爰於第一項明定,以充分發揮產學合作之功能。
四、第二項明定產學合作應制定實施方案,技術人員與儀器設備之交流運用,應訂定辦法。
第三十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刪除)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第一項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三、第二項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三十一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經濟部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第一項修正序文、第一款至第三款,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餘修正文字。
三、第二項未修正。
二、第一項修正序文、第一款至第三款,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餘修正文字。
三、第二項未修正。
第三十二條
原條文
99/05/07 修正版本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六日修正之條文,其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六日修正之條文,其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三、為符處罰明確性原則,明定違反規定之具體構成要件。
四、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三、為符處罰明確性原則,明定違反規定之具體構成要件。
四、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三十三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違反第二十六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不具備帳冊或為虛偽不實之記載或拒絕管理處或分處及海關之稽核者,除命其限期改正外,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屆期未改正者,得按次處罰,至其改正為止;情節重大者,並得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貨品之輸出入。
區內事業違反依第二十三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有關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規定,海關得予以警告並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保稅業務之一部或全部。
區內事業違反依第二十三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有關保稅貨品之通關、加工、管理、自行點驗進出區、按月彙報、產品內銷應辦補稅程序規定,海關得予以警告並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停止六個月以下保稅業務之一部或全部。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第三十四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在區內居住者,非屬必要之管理人員、警衛人員、員工與其眷屬及在區內營業之事業值勤員工。
二、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三項規定,進出園區之人員、車輛,不依管理處或分處指定之地點出入,或拒絕接受海關、警衛人員所為必要之檢查。
一、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在區內居住者,非屬必要之管理人員、警衛人員、員工與其眷屬及在區內營業之事業值勤員工。
二、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三項規定,進出園區之人員、車輛,不依管理處或分處指定之地點出入,或拒絕接受海關、警衛人員所為必要之檢查。
說明
修正通過。
第三十五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不依第三十條第一項規定繳納管理費、規費或服務費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仍不繳納者,並得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貨品之輸出入。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為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及符合處罰明確性原則,修正部分文字。
二、為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及符合處罰明確性原則,修正部分文字。
第三十六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有從事走私行為或其他違法漏稅情事者,依海關緝私條例或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處理。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三十七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區內事業以保稅貨品名義報運非保稅貨品進口,應於放行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填具報單,向海關申報補繳稅捐;逾期申報者,除補繳稅捐外,並自貨品進口放行之次日起至稅捐繳清之日止,就應補繳稅捐金額按日加徵萬分之五之滯納金;如未申報,經海關查獲者,除補繳稅捐及加徵滯納金外,應另依海關緝私條例有關規定處分。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三十八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在區內營業之事業有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六條之情事,除按各該條處罰外,並得勒令該事業限期遷出園區。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三、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二、配合所引用之條次變更,爰予修正。
三、將「加工出口區」修正為「園區」,理由同修正條文第三條說明二。
第三十九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管理處或分處對區內事業產品出口價格得隨時稽查。其經查獲低報出口價格者,依有關法令處罰之。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四十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本條例規定應處罰鍰之案件涉及刑事責任者,應分別依有關法律處罰。
說明
條次變更,餘未修正。
第四十一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二、將「經濟部」修正為「主管機關」,理由同修正條文第四條說明二。
第四十二條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9/12/30 全文修正版本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說明
一、條次變更。
二、本條例本次為全案修正,依法制體例,末條之修正以新制定案之方式處理,爰將原第二項刪除。
三、考量行政作業時間,明定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二、本條例本次為全案修正,依法制體例,末條之修正以新制定案之方式處理,爰將原第二項刪除。
三、考量行政作業時間,明定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