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為新增 紅色為刪除
第四條
原條文 104/05/26 修正版本
替代役之類別區分如下:
一、一般替代役:
(一)警察役。
(二)消防役。
(三)社會役。
(四)環保役。
(五)醫療役。
(六)教育服務役。
(七)農業服務役。
(八)其他經行政院指定之役別。
二、研發替代役。
三、產業訓儲替代役。
替代役類別實施順序及人數,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107/04/03 修正版本
說明
一、為鼓勵原住民青年返鄉服務,讓年輕族人得依其專長和意願,投入部落工作,在其出社會前能夠認識自身民族、學習傳統文化,爰增訂第一項第一款第八目「原住民族部落役」之規定。
二、原第一項第一款第八目配合遞移至第九目。
第五條
原條文 104/05/26 修正版本
中華民國男子年滿十八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除依第五條之一規定申請服研發替代役或產業訓儲替代役外,經徵兵檢查為常備役體位者,得依志願申請服一般替代役;檢查為替代役體位者,服一般替代役。
前項申請服一般替代役役男,具下列資格者,得優先甄試,並依下列順序決定甄試順序:
一、因宗教、家庭因素。
二、國家考試及格合於前條第一項第一款類別專長證照。
三、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給合於前條第一項第一款類別專長證照。
四、具備相關之學歷、經歷及專業訓練。
前項所定學歷、經歷及專業訓練,由主管機關會商需用機關定之。
因犯罪於法院審理中或經判決有罪確定,主管機關得不予許可其申請服一般替代役或限制其所服一般替代役類(役)別。但少年犯罪、過失犯或受緩刑之宣告而未經撤銷者,不在此限。
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資格、申請程序、期限、條件、錄取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替代役體位徵服一般替代役之實施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107/04/03 修正版本
說明
新增第二項具原住民身分者,得按其意願優先服原住民族部落役,以促進原住民青年返鄉服務,藉此幫助地方發展,並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第五十五條之四
此條文為新增條文,無原條文可比對。
107/04/03 修正版本
用人單位違反其依第十八條之一第一項規定所訂定之服勤管理規定,致役男權益受損,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本條例第五十五條之三僅規定主管機關得對用人單位實施督導考核,發現用人單位對役男有施暴、重大侮辱行為或危害健康之情形時,主管機關僅得予以糾正,若未改善最多亦只能廢止其原分配員額、限制其申請之員額或於一定期間內不得提出申請,對役男之保障明顯不足,實須修正加強補足。
三、綜上,為使役男赴企業工作時之勞動權益得以獲得保障,避免替代役男成廉價血汗勞工,爰增訂本條文,明定僱用役男之企業,若違反服勤管理規定,使役男權益受損時,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