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基準
比較對象
葉元之等18人 114/05/23 提案版本
第二百八十六條
對於未滿十八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第二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對於未滿七歲之人,犯前四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對於未滿十八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第二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對於未滿七歲之人,犯前四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致人於死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致重傷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立法說明
一、按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111年度上訴字第4345號判決,凌虐作構成要件之規範,依社會通念,凌虐係指凌辱虐待等非人道待遇,不論積極性之行為,如時予毆打,食不使飽;或消極性之行為,如病不使醫、傷不使療等行為均包括在內。可預見產生加重結果之情形。

二、幼童因年齡尚幼,普遍不具備基本之自我保護與反抗能力,對其施以凌虐、致其身心嚴重受創甚至死亡者,其行為惡性重大,泯滅人性,難為社會所容。

三、為有效遏止侵害幼童生命法益之重大犯行,並因應社會對此類案件之高度關注與嚴厲譴責,有必要對加害人施以更嚴厲之法律制裁,尤其對於手段兇殘、毫無悔意,且無教化或更生可能者,應予以永久隔離,並得依法判處死刑,以昭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