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基準
比較對象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等17人 113/04/09 提案版本
第八十三條之三
下列各款為山地原住民區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山地原住民區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福利。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山地原住民區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藝文活動。

(三)山地原住民區體育活動。

(四)山地原住民區禮儀民俗及文獻。

(五)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環境衛生事項如下:山地原住民區廢棄物清除及處理。

六、關於營建、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道路之建設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觀光事業。

七、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二)山地原住民區民防之實施。

八、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用及公營事業。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共造產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下列各款為山地原住民區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山地原住民區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升格前鄉(鎮、市)應分配之稅捐。
(四)升格前鄉(鎮、市)應分配之公共債。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福利。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山地原住民區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藝文活動。

(三)山地原住民區體育活動。

(四)山地原住民區禮儀民俗及文獻。

(五)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環境衛生事項如下:山地原住民區廢棄物清除及處理。

六、關於營建、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道路之建設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觀光事業。

七、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二)山地原住民區民防之實施。

八、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用及公營事業。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共造產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立法說明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第八條及第十二條規定,遺產及贈與稅、地價稅、房屋稅、契稅及娛樂稅,起徵鄉鎮市均得獲法定比例之受益,又於公共債務法第五條規定,舉債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佔各該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25%以下比例,修正本條,納入升格前鄉(鎮、市)應分配之稅捐及公共債,以保障山地原住民區財政自主,避免山地原住民區因縣市合併造成自治事項不利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