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章節
第十九條
主要計畫擬定後,送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前,應於各該直轄市、縣(市)(局)政府及鄉、鎮、縣轄市公所公開展覽三十天及舉行說明會,並應將公開展覽及說明會之日期及地點登報周知;任何公民或團體得於公開展覽期間內,以書面載明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向該管政府提出意見,由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予以參考審議,連同審議結果及主要計畫一併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前項之審議,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應於六十天內完成。但情形特殊者,其審議期限得予延長,延長以六十天為限。
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修正,或經內政部指示修正者,免再公開展覽及舉行說明會。
前項之審議,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應於六十天內完成。但情形特殊者,其審議期限得予延長,延長以六十天為限。
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修正,或經內政部指示修正者,免再公開展覽及舉行說明會。
主要計畫擬定後,送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前,應以網際網路公開並於各該直轄市、縣(市)(局)政府及鄉、鎮、縣轄市公所公開展覽三十天及舉行說明會,並應將公開展覽及說明會之日期及地點登報周知;任何公民或團體得於公開展覽期間內,以書面載明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向該管政府提出意見,由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予以參考審議,連同審議結果及主要計畫一併報請內政部核定之。
前項之審議,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應於六十天內完成。但情形特殊者,其審議期限得予延長,延長以六十天為限。
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修正,或經內政部指示修正者,免再公開展覽及舉行說明會。
前項之審議,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應於六十天內完成。但情形特殊者,其審議期限得予延長,延長以六十天為限。
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修正,或經內政部指示修正者,免再公開展覽及舉行說明會。
立法說明
在當前資訊社會,網際網路已逐漸取代傳統新聞紙成為一般民眾主要獲取的資訊管道,且就行政機關而言增加此一資訊公開管道所需行政成本低廉,故新增將主要計畫公開於網際網路的規定,俾增進時效及公開性。
第二十六條
都市計畫經發布實施後,不得隨時任意變更。但擬定計畫之機關每三年內或五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依據發展情況,並參考人民建議作必要之變更。對於非必要之公共設施用地,應變更其使用。
前項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之辦理機關、作業方法及檢討基準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前項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之辦理機關、作業方法及檢討基準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都市計畫經發布實施後,不得隨時任意變更。但擬定計畫之機關每三年內或五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依據發展情況,並參考人民建議作必要之變更。
中央主管機關得擬定公共設施用地檢討原則,於通盤檢討時,對於非必要之公共設施用地應變更其使用。
前項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之辦理機關、作業方法及檢討基準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中央主管機關得擬定公共設施用地檢討原則,於通盤檢討時,對於非必要之公共設施用地應變更其使用。
前項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之辦理機關、作業方法及檢討基準等事項之實施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立法說明
一、公共設施保留地一經劃定,將導致該土地所有人之使用之權利受到限制,又常發生地方政府因預算不足遲未依計畫開闢或徵收,影響民眾權益甚鉅,造成民怨。
二、爰修正本條要求主管機關於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中,得依整體需要擬定公共設施用地檢討原則,以利整體國土規劃。
二、爰修正本條要求主管機關於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中,得依整體需要擬定公共設施用地檢討原則,以利整體國土規劃。
第二十六條之一
前條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時,尚未辦理開發之面積逾整體開發面積之百分之五十時,不得再新增整體開發地區。但特殊情形經聽證程序,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者,不在此限。
立法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由於各地方政府於申請都市計畫個案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案時,幾無進行詳實的成本調查、效益與可行性評估,導致審議通過之都市計畫個案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案淪為配合特定利益開發,亦曾造成民眾重大權益損失與重大爭議案件,造成無法順利如期完成,確有檢討之必要。故增訂本條文,期藉由對現有計畫開發情況之限制,並藉由聽證程序增加人民參與,以減少恣意開發。
二、由於各地方政府於申請都市計畫個案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案時,幾無進行詳實的成本調查、效益與可行性評估,導致審議通過之都市計畫個案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案淪為配合特定利益開發,亦曾造成民眾重大權益損失與重大爭議案件,造成無法順利如期完成,確有檢討之必要。故增訂本條文,期藉由對現有計畫開發情況之限制,並藉由聽證程序增加人民參與,以減少恣意開發。
第二十六條之二
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前,辦理機關應將通盤檢討範圍及有關書件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公告三十日,並將公告之日期及地點以網際網路公開並登報週知,公民或團體得於公告期間以書面載明姓名、地址,向辦理機關提出意見,供通盤檢討之參考。
前項辦理機關就公民或團體書面所提意見,應記明理由以書面答覆。
前二項辦理結果、陳情意見暨參採情形及其他有關資訊,應登載於政府公報及新聞紙,並以網際網路公開。
前項辦理機關就公民或團體書面所提意見,應記明理由以書面答覆。
前二項辦理結果、陳情意見暨參採情形及其他有關資訊,應登載於政府公報及新聞紙,並以網際網路公開。
立法說明
一、本條新增。
二、因目前都市計畫相關法令並未明缺規範政府應對民眾陳請意見應加以處理之規定,有關單位即可毫無忌憚的予以漠視,使民眾參與形同具文,以致民眾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走上抗爭,修正增加民眾參與強度,都市計畫辦理機關應加強資訊公開、公共說明以及決策透明度,以杜絕過往流弊。
二、因目前都市計畫相關法令並未明缺規範政府應對民眾陳請意見應加以處理之規定,有關單位即可毫無忌憚的予以漠視,使民眾參與形同具文,以致民眾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走上抗爭,修正增加民眾參與強度,都市計畫辦理機關應加強資訊公開、公共說明以及決策透明度,以杜絕過往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