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基準
比較對象
潘孟安等17人 101/03/23 提案版本
第一條
(法源依據)

本條例依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制定之。
(法源依據)

本條例依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制定之。
立法說明
本條配合管理條例修正,一併修正法律名稱。
第二條
(任務)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隸屬考試院,負責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收支、管理、運用之審議、監督及考核。
(任務)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以下稱本會)隸屬於考試院,負責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之撥繳、管理、運用及監督。
立法說明
依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督管理條例(新)第二條規定。
第三條
(職掌)

本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收支、管理及運用計畫之審議事項。

二、關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委託經營年度計畫之審定事項。

三、關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年度預算、決算之覆核事項。

四、關於管理委員會管理退休撫卹基金整體績效之考核事項。

五、關於管理委員會所提退休撫卹基金提撥費率及其幅度調整案之審議事項。

六、關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給付爭議之審議事項。

七、其他有關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業務監督事項。
(職掌)

本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之撥繳、管理及運用事項。

二、本基金整體運用績效及年度運用計畫之決定。

三、本基金委託經營年度計畫,及年度預算決算之擬定。

四、本基金投資國內外金融市場之研究分析。

五、本基金委託國內外資產管理機構之研究及其績效分析。

六、本基金資產配置及運用策略之研議與執行。

七、本基金委託金融機構之遴選及委託合約之訂定。

八、本基金運用績效評估指標及風險準則之訂定。

九、本基金年度預算及決算報告之編製及核定事項。

十、本基金整體組合風險指標之計算。

十一、本基金資訊作業之整體規劃、系統分析、程式設計、資料處理及其他有關資訊管理事項。

十二、其他關於本基金業務管理及監督事項。(基金來源)
立法說明
參考原基金管理會、監理會條例第三條及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第三條規定增修。
第五條
(委員編制)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考試院副院長兼任,綜理會務;並置委員十九人至二十三人,由中央與地方政府有關機關代表及軍公教人員代表組成,均由考試院院長聘兼;其產生辦法由考試院定之。

前項軍公教人員代表不得少於委員總額三分之一,任期二年。
(委員編制)

本會置委員二十三人,下置辦事人員若干人。除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兩人外,其餘委員由考試院長遴聘之,其委員代表名額如下:

一、全國性公務人員協會推薦四人。

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推薦四人。

三、考試院、司法院各推薦一人。

四、財政部、教育部各推薦一人,國防部推薦二人,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薦二人。

五、學者專家四人,其中二人由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推薦,二人由全國性公務人員協會推薦。

主任委員,綜理會務,特任;副主任委員二人,襄理會務,其中一人比照十四職等,另外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主任及及副主任委員應具法律、經濟、金融、退休金管理等相關學識及經驗。

主任委員因故無法行使職權時,除由政務副主任委員代理外,並應於三十日內任用新主任委員。
立法說明
參考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第四條、第十條規定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第八條規定增修。
第九條
本會得遴聘法律、財務等專家學者五人至七人為顧問,聘期二年;其遴聘辦法另定之。

第十條 本會委員、顧問均為無給職。但得依規定支領交通費或出席費。
(委員任期)

本會除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外,委員聘期為三年,期滿後仍得續聘之,惟連任以一次為限。

代表機關或團體出任者,應隨其本職異動而更替。委員出缺時,應由原推薦團體或機關推薦,並依第四條遴聘之。其繼任人員之聘期至原任人員聘期屆滿之日為止。

本會得聘法律、財務等專家學者五至七人為顧問。

本會除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外,其餘委員及顧問均為無給職,但得支給交通費及出席費。
立法說明
參考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第五條規定增修。

無給職係對其他委員及顧問。
第六條
本會置執行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執行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組長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專門委員一人至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稽核三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一人至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視察一人至二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三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組員六人至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其中三人至四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稽察員三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至二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員二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至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會置執行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執行秘書兩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組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專門委員四人至五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稽核八至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二至三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六人至八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系統分析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六人至十四人,聯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程式設計師二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二十四人至三十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十人至十三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程式設計師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稽察員三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至二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員六人至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六人至九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說明
參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八條及監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六條規定整併訂定。
第七條
本會人事管理、歲計、會計、統計及政風事項,由考試院派員兼辦之。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立法說明
參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九條規定訂定。
第八條
第六條所定各職稱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第四條及第八條至第十條所定各職稱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立法說明
參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訂定。
第四條
本會設業務組及稽察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各款業務。
本會下設各組、室,分別掌理第三條所列事務,受主任委員之指揮:

一、業務組。

二、財務組。

三、資訊室。

本會設稽核組,直接向主任委員負責。掌理以下事項

一、本基金控管程序及稽核檢查作業之訂定。

二、本基金年度稽核計畫之訂定及執行。

三、本基金委託經營之監督及考核。

四、本基金管理法令之執行及稽查。

五、本基金委託經營績效之監督及考核事項。

六、其他經委員會決議之特定稽核工作。
立法說明
參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四條規定訂定,並對稽核稽察工作加以整合並予以提昇位階。
第十條
本會設秘書室掌理議事、文書、印信、庶務、出納、公共關係及不屬各組室事項。
立法說明
參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訂定。
第十三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考試院以命令定之。
(附則)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立法說明
條次變更。
第十一條
本會每三月舉行會議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前項會議由主任委員擔任主席,主任委員不能出席時,得由主任委員指定委員一人代理之。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會議召集)

本會每月召開委員會議一次,必要時得舉行臨時會議,由主任委員召集,並為主席,主任委員未能出席時,由副主任委員代理,若副主任委員亦無法出席,則由與會委員互相推選主席。

委員應親自出席會議,不得委託他人代理出席。

經三分之一以上委員,以書面記明討論之議案及理由,提請召開委員會議。主任委員應於收到書面後三日內即召集會議。

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席,其中各團體及政府機關所推薦之委員,應至少各有一人以上出席。決議事項應經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行之。

本會開會時,得邀請學者、專家及與議決事項有關之機關(構)及單位派員列席,陳述事實或提供意見。

本會會議紀錄除必須保密之事項外,應予公開。
立法說明
參考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法第九條規定增修。
第十六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對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資產證券化、投資銀行、融資性租賃、期貨、精算及資訊科技等有專門研究之資深人員十人至二十人。
立法說明
本條新增。

參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增修。
第十七條
(績效獎金)

本會得發放績效獎金,其發放額度為依本基金歷次精算預設年度平均報酬率之超出部份,再扣除依本條例第五條第三項之補足差額準備後之5%至20%,其分配基準由本會擬定,報考試院會銜行政院核定之。

本會委員及未參與本會主管基金之投資管理或研究者,及非本會內部人員,不得參與分配支領前項績效獎金。
立法說明
本條新增。

退撫基金之任務與一般公務機關不同,若完全適用公務體系之獎酬制度,恐無法提昇績效,且反而造成國家財政長期的撥補負擔,爰給予創設績效獎金法源及額度,以激勵相關人員。
第十二條
本會辦事細則,由本會擬訂,報請考試院核定之。
(附則)

本會辦事細則,由本會擬定,報考試院核定之。
立法說明
條次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