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章節
第十三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相關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及信用保證機構,建立運動產業發展投資之優惠融資管道及信用保證機制,協助運動事業取得推展運動業務所需資金。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或協調相關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及信用保證機構,建立運動產業發展之投資、優惠融資管道及信用保證機制,並提供優惠措施引導民間資金投入,以協助各經營階段之運動事業取得推展運動業務所需資金。
政府應鼓勵企業投資運動產業,促進跨領域經營策略與管理經驗之交流。
國家發展基金應提撥一定比例投資運動產業。
前項投資之審核、撥款機制及績效指標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應鼓勵企業投資運動產業,促進跨領域經營策略與管理經驗之交流。
國家發展基金應提撥一定比例投資運動產業。
前項投資之審核、撥款機制及績效指標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立法說明
一、修正第一項並新增第三項及第四項:參酌《文創法》條文及精神,增訂中央主管機關應「協調」相關機構,並「提供優惠措施引導民間資金投入」,且明定「國家發展基金應提撥一定比例投資運動產業」,並授權訂定相關審核、撥款及績效指標辦法。
二、新增第二項:參酌《文創法》條文及精神,明定政府應鼓勵企業投資運動產業,促進跨領域經營策略與管理經驗之交流。
二、新增第二項:參酌《文創法》條文及精神,明定政府應鼓勵企業投資運動產業,促進跨領域經營策略與管理經驗之交流。
第二十六條
營利事業合於下列之捐贈,得依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費用列支,不受金額限制:
一、捐贈經政府登記有案之體育團體。
二、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
三、推行事業單位本身員工體育活動。
四、捐贈政府機關及各級學校興設運動場館設施或運動器材用品。
五、購買於國內所舉辦運動賽事門票,並經由學校或非營利性之團體捐贈學生或弱勢團體。
前項實施辦法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一、捐贈經政府登記有案之體育團體。
二、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
三、推行事業單位本身員工體育活動。
四、捐贈政府機關及各級學校興設運動場館設施或運動器材用品。
五、購買於國內所舉辦運動賽事門票,並經由學校或非營利性之團體捐贈學生或弱勢團體。
前項實施辦法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營利事業合於下列之捐贈,得依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費用列支,不受金額限制:
一、捐贈經政府登記有案之體育團體。
二、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
三、推行事業單位本身員工體育活動。
四、捐贈政府機關及各級學校興設運動場館設施或運動器材用品。
五、購買於國內所舉辦運動賽事門票,並經由學校或非營利性之團體捐贈學生或弱勢團體。
六、辦理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促進全民運動發展之賽事或活動。
七、興、修建無障礙或全齡友善之運動設施。
前項得以費用列支之捐贈,其實施方式與第六款之認可方式、賽事或活動範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一、捐贈經政府登記有案之體育團體。
二、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
三、推行事業單位本身員工體育活動。
四、捐贈政府機關及各級學校興設運動場館設施或運動器材用品。
五、購買於國內所舉辦運動賽事門票,並經由學校或非營利性之團體捐贈學生或弱勢團體。
六、辦理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促進全民運動發展之賽事或活動。
七、興、修建無障礙或全齡友善之運動設施。
前項得以費用列支之捐贈,其實施方式與第六款之認可方式、賽事或活動範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立法說明
一、新增第一項第六款:以稅務抵減措施具體鼓勵企業支持全民運動之賽事或活動,並納入納入費用列支範圍。
二、新增第一項第七款:將企業「興、修建無障礙或全齡友善之運動設施」亦納入費用列支範圍,期以回應社會對運動平權之期盼,鼓勵企業協力建構共融的運動環境。
三、修正第二項: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訂定之事項除第一項得以費用列支捐贈之實施方式外,增列第六款之認可方式及賽事或活動範圍,以資明確,並酌作文字修正。
二、新增第一項第七款:將企業「興、修建無障礙或全齡友善之運動設施」亦納入費用列支範圍,期以回應社會對運動平權之期盼,鼓勵企業協力建構共融的運動環境。
三、修正第二項: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訂定之事項除第一項得以費用列支捐贈之實施方式外,增列第六款之認可方式及賽事或活動範圍,以資明確,並酌作文字修正。
第二十六條之二
中央主管機關為促進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之發展,得設置專戶,辦理營利事業捐贈有關事宜。
營利事業透過前項專戶對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在捐贈金額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內,按該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但營利事業與受贈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間具有關係人身分者,在前開限額內,僅得按其捐贈金額百分之一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
營利事業透過第一項專戶對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准之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全數按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不受前項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及但書之限制。
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設置專戶接受營利事業依前二項規定之捐贈,每年累積金額以新臺幣三十億元為限,並得於該總額限度內,針對不同運動種類及受贈對象訂定得收受捐贈金額之上限。
第一項專戶之設置、資金之收支、保管、運用、分配、查核及監督、第二項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認可、受贈資金之用途、關係人範圍、減除方法、應附之證明文件、第三項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專案核准之要件及範圍、前項得收受捐贈之種類、受贈對象及金額上限之規定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第二項及第三項得減除營利事業所得額之施行期間,對職業運動業之捐贈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日起十年,對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日起五年。
營利事業透過前項專戶對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在捐贈金額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內,按該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但營利事業與受贈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間具有關係人身分者,在前開限額內,僅得按其捐贈金額百分之一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
營利事業透過第一項專戶對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准之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全數按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不受前項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及但書之限制。
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設置專戶接受營利事業依前二項規定之捐贈,每年累積金額以新臺幣三十億元為限,並得於該總額限度內,針對不同運動種類及受贈對象訂定得收受捐贈金額之上限。
第一項專戶之設置、資金之收支、保管、運用、分配、查核及監督、第二項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認可、受贈資金之用途、關係人範圍、減除方法、應附之證明文件、第三項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專案核准之要件及範圍、前項得收受捐贈之種類、受贈對象及金額上限之規定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第二項及第三項得減除營利事業所得額之施行期間,對職業運動業之捐贈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日起十年,對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本條文施行日起五年。
中央主管機關為促進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之發展,得設置專戶,辦理營利事業捐贈有關事宜。
營利事業透過前項專戶對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在捐贈金額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內,按該金額之百分之二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但營利事業與受贈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間具有關係人身分者,在前開限額內,僅得按其捐贈金額百分之一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
營利事業透過第一項專戶對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准之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全數按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二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不受前項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及但書之限制。
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設置專戶接受營利事業依前二項規定之捐贈,每年累積金額以新臺幣三十億元為限,並得於該總額限度內,針對不同運動種類及受贈對象訂定得收受捐贈金額之上限。
第一項專戶之設置、資金之收支、保管、運用、分配、查核及監督、第二項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認可、受贈資金之用途、關係人範圍、減除方法、應附之證明文件、第三項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專案核准之要件及範圍、前項得收受捐贈之種類、受贈對象及金額上限之規定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第二項及第三項得減除營利事業所得額之施行期間,自修正生效日起至一百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止。
營利事業透過前項專戶對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在捐贈金額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內,按該金額之百分之二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但營利事業與受贈之職業或業餘運動業間具有關係人身分者,在前開限額內,僅得按其捐贈金額百分之一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
營利事業透過第一項專戶對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准之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之捐贈,於申報所得稅時,得全數按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二百,自其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不受前項新臺幣一千萬元額度及但書之限制。
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一項規定設置專戶接受營利事業依前二項規定之捐贈,每年累積金額以新臺幣三十億元為限,並得於該總額限度內,針對不同運動種類及受贈對象訂定得收受捐贈金額之上限。
第一項專戶之設置、資金之收支、保管、運用、分配、查核及監督、第二項職業或業餘運動業之認可、受贈資金之用途、關係人範圍、減除方法、應附之證明文件、第三項重點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專案核准之要件及範圍、前項得收受捐贈之種類、受贈對象及金額上限之規定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定之。
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第二項及第三項得減除營利事業所得額之施行期間,自修正生效日起至一百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止。
立法說明
一、本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二針對營利事業透過專戶捐贈之稅務減除優惠,現行規定為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且對業餘運動及重點賽事之捐贈,其施行期間僅五年,不利受贈單位長期發展規劃。為提升捐贈誘因並確保政策穩定性,爰予以修正。
二、修正第二項、第三項:明定營利事業透過專戶捐贈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其於所得額中減除之比率,由現行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提高至百分之一百七十五。
三、修正第六項:為利各運動團隊及賽事主辦單位進行長遠規劃,爰將相關租稅優惠之施行期間,統一延長並明定至中華民國一百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止。
二、修正第二項、第三項:明定營利事業透過專戶捐贈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其於所得額中減除之比率,由現行捐贈金額之百分之一百五十,提高至百分之一百七十五。
三、修正第六項:為利各運動團隊及賽事主辦單位進行長遠規劃,爰將相關租稅優惠之施行期間,統一延長並明定至中華民國一百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止。